close

  李先梓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0月09日02版)
  燕郊東方御景小區業主武術維權,成為奇觀。小區地處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交界,屬“三不管地帶”,物業雇請的保安,以暴力阻撓業主維權。物業收取停車費,不聽取業主意見,擠占消防通道;業主維權,被圍攻被恫嚇,家門被灌膠水。業主組隊練詠春,請來八卦掌師傅教推手,以壯聲勢。最終保安隊長因打人被拘,業主也成立業委會,從武術維權開始轉向法制維權。(《新京報》10月8日)
  在電影《葉問》中有這麼一個情節:葉問的好友周清泉開了一家紡織廠,遭到了街痞金山的無理打砸。在周清泉及其工友們的強烈要求下,葉問答應教授他們練詠春拳來防身。電影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抗戰爆發的前後,那時候,中國的法治環境很差,在武風盛行的佛山,確實存在著靠拳頭說話的流弊。
  但是,燕郊東方御景小區里的那些業主們,竟然也要靠練詠春和八卦來保護自己——維權其實是後來雙方矛盾白熱化後才實現的,業主們練武的初衷不過“就是想威懾小區里的黑保安和流氓地痞”,這不免讓人心生今夕何夕之感。在媒體的報道中,小區業主習武自衛的過程被描繪得一波三折甚至是驚心動魄,雙方經過了多次博弈,最後,首倡練詠春拳的業主遭到了物業保安隊的“偷襲”,引起了眾多業主的憤怒,他們將保安們圍住了,地方街道辦事處終於介入進來,開除了保安隊長,撤換了物業經理,成立了業主委員會。業主們(包括“武功隊”隊長)興奮地表示,維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  所謂的維權“勝利”,只是因為習武凝聚起了業主們的團結,併在雙方矛盾激化的時候聚集起來,變成了一場群體性事件,在給物業造成壓力的同時,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註。習武維權充其量是以暴制暴,是不得不為之的無奈。業主們並非沒有嘗試過對話,並非沒有嘗試過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,但物業的粗暴讓他們陷入絕望和恐懼之中。而有關部門卻一直處在緘默之中——當物業雇佣黑保安和黑社會人員對業主們大打出手的時候,當業主們戰戰兢兢地躲在屋裡不敢出門的時候,當業主們不得不賣房搬家的時候,他們在哪裡?  (原標題:小區業主習武維權是迫不得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h83vhvfj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